A股公司奔赴港股二次上市,迎来了一股上升。颠倒是新能源企业,也曾将港股视作融资“隆冬”下的遁迹所。
2025年以来已有17家A股公司缱绻H股刊行计议或更新关联推崇数据开始:Wind、21世纪经济报谈记者统计
根据21世纪经济报谈记者统计,2025年以来,已有17家A股公司缱绻H股刊行计议或更新关联推崇。新能源公司占据大齐,总共5家。其次是医药、半导体、汽车、食物产业链的公司。
记者羁系到,肯求刊行H股的公司多为各行业的头部企业,这与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成本阛阓对香港合营程序中“复古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相呼应。
“由于近些年来A股IPO、再融资政策全体收紧,港股成为面前企业上市融资的便利之所。”一位投行东谈主士对21世纪经济报谈记者暗意,天然面前港股估值相对偏低,但筹商到企业关于融资的需求以及港股关于部分行业出海布局具有政策性酷爱酷爱酷爱酷爱,因此本年以来“A+H”刊行事项有所增多。
提供的数据清爽,限度发稿时,“A+H”股公司数目已达151家,总市值约25.34万亿港元。这其中,新能源公司已罕有家,包括亿华通、金风科技、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福莱稀奇氢能、风电、光伏玻璃等制造类公司,以及中广核电力、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华电国际电力股份等国央企发电企业。
A股新能源龙头“转战”H股
本年以来,公布H股刊行计议的5家新能源公司隔离是晶澳科技、中伟股份、宁德时期、先导智能以合格林好意思,分属于光伏、锂电产业链。
最受神志的莫过于宁德时期。这家面前在A股总市值也曾达1.19万亿东谈主民币的能源电板龙头企业,在2024年12月26日认真公布赴港二次上市的音讯,并于2025年2月11日递交招股书。事实上,这并非宁德时期初次传出港股上市。早在2023年11月,关联传说也曾出现。况且于更早前,该公司被传驱动在瑞士证券交游所刊行行家存托证实(GDR)的境外募资计议,但尔后未见官宣。
以上种种境外融资的音讯背后,无不清爽出宁德时期脚下关于资金储备的“有恃毋恐”。
关联词,近些年来,宁德时期盈利稳步增长,账上资金较为充沛。财务数据清爽,限度2024年9月底,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2646.76亿元,较2023年同时增多卓绝300亿元。而该公司瞻望2024年杀青净利润490亿元至530亿元,同比增长11.06%至20.12%。
事实上,不论是利润如故所储备现款,宁德时期“并不差钱”,但为何还要赴港股融资?对此,该公司称:“这次港股上市召募的资金将要点用于外洋产能延伸、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公司始终国际化政策提供资金复古。”
21世纪经济报谈记者羁系到,近些年来,宁德时期外洋延伸强度并不低。限度2024年9月,该公司锂电板在建产能约240GWh,其中包括多个外洋产能姿色。
借谈港股,打造国际化成本运作平台,是面前各家缱绻刊行H股的A股公司们共同说起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此番港股融资潮背后,不少新能源产业近些年来正在加大出海力度。除了宁德时期所处于的锂电产业外,光伏行业亦是典型。
行为光伏组件头部企业,晶澳科技于2025年2月22日公布了在赴港上市的计议。该公司面前在国内和外洋布局了销售渠谈和坐褥工场。举例,其在外洋竖立了13个销售公司,销售劳动集会遍布行家165个国度和地区;在东南亚诞坐褥业链垂直一体化坐褥基地,在好意思国设有光伏组件基地。
根据记者统计,自2019年借壳上市以来,晶澳科技也曾在A股阛阓再融资金额达191.6亿元。最新一次融资出当今2023年度,该公司刊行可转债募资89.60亿元,用于多个项连络扩产。
值得羁系的是,晶澳科技面前也在拓宽融资渠谈,开展基础标准公募REITS姿色。从账面资金上看,在现时光伏行业周期底部,晶澳科技仍手抓240亿元货币资金,但以新增借款为主,濒临财务成本的增多。
一个权贵的变化是,该公司有息欠债率从2023年底的12%增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30.41%。
赴港股融资能否处理“近渴”?
数据统计,2024年,香港阛阓迎来71宗新股集资姿色,总共达870亿元港元,位列行家第四。而前述近或者新股集资姿色,发生在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公布复古香港的“五项程序”后,标明了香港行为内地企业首选募资平台的地位。
而新能源公司之是以时时“转战”H股,一方面在于在现时周期低谷之下,企业需要络续筹措枪弹保管矜重延伸;另一方面,现时A股IPO、再融资趋严,赴港股融资的时辰成本较小、奏凯率更高。
新能源制造多为资金密集型产业。颠倒是产业隆冬之下,锂电、光伏产物价钱不竭下落,行业竞争强烈,“储粮”过冬成为不少企业的共鸣。
实质上,“A+H”股阵营中的新能源公司并不少,风电公司金风科技、东方电气,氢能公司亿华通,光伏玻璃制造公司福莱稀奇齐是前例。但需指出的是,由于港股相较于A股的估值相对较低,这将径直影响其在港股的融资限度。
新能源公司赴港融资失败,已有前车之鉴。2022年6月,国内光伏逆变器公司古瑞瓦特递表港交所,仅5个月时辰便通过聆讯。但尔后,该公司迟迟未在港交所上市。而据21世纪经济报谈记者了解,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通过聆讯后的预路演中,所获估值并不睬思,径直甚至其融资限度较计议大幅缩水。
数据清爽,面前也曾上市的“A+H”股公司,也广大存在A股溢价率更高的脾气。
根据提供的统计数据,在151只“A+H”股中,仅工商银行AH股接近平价,A股溢价率仅为0.25%。多达53只“A+H”股的A股溢价率卓绝100%。溢价率最高的为浙江世宝,达301.33%。而记者进一步发现,新能源公司A股溢价率广大卓绝50%。举例,金风科技A股较H股越过90.88%、东方电气溢价率为59.51%。
前述投行东谈主士对记者暗意,团结家、团结类公司在A股的估值模子,于港股基本失效。即便公司前期在筹备H股时找到一批资金复古方,但登陆港股后,其也未免会濒临破发地点。
不外,从处理“近渴”的角度来看,港股实在成为新能源公司面前上佳的选拔去向。
除了门槛相对A股低、审批时辰短外,港股行为国际资金池的脾气,更容易受到国际成本的神志J9官网,这关于脚下掀翻新一轮“出海”海潮的新能源产业而言,是最大的招引点之一。